地點:內蒙烏海
第六站:內蒙古F企業
內蒙古F企業,2003年創建于烏海市,是全國循環經濟示范基地、中國化工企業500強、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自治區60戶重點企業之一。業務涵蓋能源化工、化工物流等領域。
“煤-電-氯堿化工”和“煤-電-特色冶金”一體化循環經濟產業鏈條;業務范圍涵蓋發電、石灰石開采、生石灰燒制、電石生產、燒堿制備、乙炔法聚氯乙烯制備、硅鐵冶煉、污水處理及其再生利用等環節,主要產品包括聚氧乙烯樹脂、燒堿、電石、硅鐵、水泥熟料等。公司作為內蒙古地區氯堿化工行業的龍頭企業,擁有聚氯乙烯產品產能80 萬噸、燒堿產品產能55萬噸、硅鐵產品產能28萬噸石灰石開采能力500萬噸、煤炭開采能力90萬噸、水泥熟料產能135萬噸,擁有發電裝機容量116萬千瓦。
企業目前在尋求技術上升級改造、尋求市場對其產品質量反饋,銷售合同貫徹較好,每周二四出價,直銷率2成左右,下游主要大客戶為中財、海螺,電石多數滿足自用,因為BDO配套開工不足,電石部分外銷,以貿易銷售為主,液堿以片堿產品銷售為主,主銷華北地區。
第七站:內蒙古G企業
內蒙古G企業位于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蒙西高新技術工業園區,依托當地和周邊的資源能源優勢,以“煤-電-化工-循環經濟”產業鏈作為企業主導方向,進行資源綜合開發利用,發展循環經濟的大型氯堿化工企業。內蒙古自治區的重點工業建設項目,涵蓋年產60萬噸PVC、60萬噸燒堿、100萬噸電石、160萬噸電石渣綜合利用等項目。目前項目一期“年產50萬噸電石、30萬噸PVC、30萬噸燒堿”已建成并投產。
公司是始建于1952年,譽稱“內蒙古化工工業的搖籃”。以鹽、堿、硝、石灰石為主要原料,生產“天湖”牌PVC、電石、純堿、燒堿、水泥、液氯、鹽酸和二水鈣等各類化工原料產品,目前年生產總能力達200多萬噸,其中40萬噸PVC。地處內蒙古與寧夏交界處,廠區內設有“包蘭鐵路”支線貨運站,109國道途徑廠區與京藏高速公路相連,交通運輸十分便利。產品部分出口東南亞、西亞、俄羅斯、中東及歐美等國家和地區。 擁有儲量2億噸的高品質石灰石礦山,年可開采量達200萬噸,可滿足電石、純堿等化工原料及建材和冶金行業的需要。擁有鹽資源一億噸,形成“煤田、礦山、鹽湖”一體化,“產、供、銷”一條龍的化工資源格局。離子膜燒堿采用了日本、德國制造的電解槽,單臺能力為2~2.3萬噸燒堿。PVC采用美國技術,使用成熟的單臺70M3的聚合釜,外配變壓吸附、收氫裝置,膜過濾制鹽水等工藝。整條生產線全部采用DCS集控,所有感應調節閥及關鍵壓力閥門由美國、德國及日本制造。內蒙古烏海化工有限公司產品涉及聚氯乙烯樹脂粉、99%片堿、32%液堿、68%二水鈣、工業級純堿等產品。
掃一掃石化資訊一手掌握


最新文章
- 眾行027: 云南西雙版納天然橡膠走訪調研報告 [04-27]
- 眾行023: 西南負極材料走訪調研報告 [04-27]
- 眾行022: 內蒙古電石及PVC走訪調研報告 [04-27]
- 走訪日記/0425: 丙烯產業調研(山東站) [04-27]
- 走訪日記/0424: 丙烯產業調研(山東站) [04-25]
- 走訪日記/0423: 丙烯產業調研(山東站) [04-24]
- 走訪日記/0422: 丙烯產業調研(山東站) [04-23]
- 走訪日記/0411: 電石-PVC產業調研(內蒙古站) [04-14]
- 走訪日記/0410: 負極材料產業調研(西南站) [04-11]
- 走訪日記/0410: 天然橡膠產業調研(西雙版納站) [04-11]